年逾六旬的程欣仍然記得1984年自己結婚時叔叔送了塊“歐米茄”手表,“當年進口貨特別稀罕,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”。
如今,進口商品在中國人家里已司空見慣。與此同時,買進口貨也不必再像過去那樣去專門開設的“友誼商店”,各類超市、賣場貨架上的進口商品隨用隨買,在電商平臺更是花幾分鐘就能下單。
據官方數據,中國貨物進口額從1978年約187億元(人民幣,下同)增加到2018年的14.09萬億元,增長750多倍,如今一天的進口額就超過1978年全年。中國貨物進口額占全球比重高達10.8%,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進口國。在全球貿易整體低迷之際,今年前八個月中國貨物進口額依然保持在9萬多億元的較高規模,同比增長0.8%。
|
除了數量擴張,進口結構也在優化。官方數據顯示,重要設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正快速增長,2018年集成電路進口同比增速達16.9%;優質消費品進口亦在猛增。
進口突飛猛進,得益于幾十年來中國經濟穩步增長,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持續擴大。隨著眼界日益開闊,家底日漸厚實,中國人對全球好物有了更多向往,“買買買”的底氣也更足。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報告,在汽車、酒類、手機等許多品類中,中國都是全球第一大市場,消費額約占全球消費總額的30%。
中國強有力的擴大進口政策也為進口大增提供了支撐。幾十年前,中國經濟總體上處于相對封閉狀態,貨物貿易主要在官方集中安排下根據計劃要求進行,進口也因此在低水平徘徊。改革開放后,中國逐漸意識到進口對帶動國內產業轉型升級、提高民眾生活質量的作用,開始主動采取措施擴大進口。
從2007年“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”更名為“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”,到2018年起專門舉辦以進口為主題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,中國對進口的重視可見一斑。近年來,中國還接連推出一系列擴大進口政策,如多次調降進口關稅稅率,降低進口環節通關成本,壓縮通關時間等。
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蘇慶義說,在國際貿易中“出口只是手段,進口才是目的”,出口最終體現到進口中,才能真正起到提升福利的作用。中國擴大進口,既能在短期內提升消費者福利,也將在中長期內使經濟和貿易發展更加平衡、充分,對本國和世界都是利好。
未來,中國進口額將繼續增長。決策高層已在不同場合多次表示,中國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,將進一步降低關稅水平,更大規模增加商品和服務進口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也審議通過了《關于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》,明確提出要大力優化貿易結構。
分析人士認為,這意味著今后中國將采取更多措施鼓勵進口,促進貿易平衡。
從企業層面看,中企也在加大投入收攬全球好物,推介給本國消費者。中國知名電商平臺蘇寧計劃2019年引進150個意大利品牌,還準備在未來三年內落地150家以上蘇寧國際線下體驗門店,促意大利中小品牌進入中國市場。
從“世界工廠”到“全球市場”,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正在發生變化。一個以更加開放的心態面對全球商品的中國,將使其他國家從對華經貿合作中獲得更多實惠,為推動全球化走向包容、普惠、共贏作出新的貢獻。【文章來源于中新網】